老百姓日趋旺盛的教育需求,催生今日崭新的消费热点;而教育“卖方市场”供求关系的严重失衡,又遏制着人们的受教育激情,阻滞着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形成;于是全社会的目光开始聚焦于此——
近日,比烈日炎炎的酷夏更热的,莫过于千百万个家长为孩子求学的急切心情。在“几家欢乐几家愁”的高中、高校选拔考试结束后和新生发榜期间,众多家长因孩子升学无望而“心如汤煮”。在乌鲁木齐市教委,来访者和咨询电话接连不断:“还有哪些途径可以上大学”、“民办教育的教学效果到底怎样”、“中学择校如何收费”。登载有关升学信息的《乌鲁木齐晚报》,一时变得“洛阳纸贵”,零售比平时增加数万份。
在我国民间,人们历来崇尚读书,省吃俭用供孩子上学早已形成风气。据了解,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,知识派上的用场越来越大,教育已成为最大最热门的“卖方市场”,强劲的教育需求从初等教育一直蔓延到高等教育,尤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为甚。就是在乌鲁木齐市,一份调查显示,在居民家庭消费排序中,也是把教育消费排在第一、第二位的达68.8%;居民储蓄目的,把储蓄用于子女教育的占43%,希望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达89.8%。一位叫张莹的学生家长对记者说:“把钱花在孩子的培养上最值得,一是对社会有贡献,二是孩子成才了有出路。”她透露,准备将家中购房的钱用作供孩子上大学。
连日来,记者采访了各阶层的城乡居民,他们对支付学费心理上完全可以接受,许多家庭已有能力支付这部分消费。而同旺盛的教育需求形成强烈反差的,是教育供给的严重不足。据有关资料表明,我国每年有50%的初中毕业生、75%的高中毕业生不能升入高一级的学校学习,适龄青年上大学的比例只有7.6%。与此同时,有90%的家长都希望子女能接受高等教育。在乌鲁木齐市,记者看到公立中小学的教室里,黑压压坐满了学生,许多按设计要求只能容纳45名孩子的教室,却坐着60至70名孩子,据悉,各学校都面临着学生爆满的压力。众多家长殚精竭虑,为孩子选择好学校而四处奔波,宁愿花数万元作为孩子择校的“赞助”或“捐款”,于是大批的“择校生”、“收费生”出现;在一些大城市,又兴起中学生留学热;据专家们保守估计,目前我国留学生每年在国外的各种消费高达数十亿元。除此以外,庞大的劳动人口欲接受继续教育的激情,因机会少而受到限制。
一方面是教育需求的日益旺盛,一方面是教育供给的严重不足,其反差甚大,从而遏制教育消费的扩大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形成,其原因何在?记者电话采访了中央党校教授、博士生导师王珏和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副会长、研究员贾春峰。他们认为,教育体制的改革落后于经济体制的改革,政府包揽办教育的格局尚未完全打破,对民办或其他非政府办学的严格限制,束缚着社会力量办学的手脚,巨大的办学潜力尚未开发。由于教育“卖方市场”的垄断性,造成“教育供给”的严重不足,总量规模及其增长与社会、经济发展的需求极不适应,老百姓强劲的教育需求也就难以满足。新疆大学经济学博士生导师鲍敦全从现行教育、教学体系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的视角剖析了根源。他说,死板的办学模式,割断了教育与社会发展需求的联系,不能按需施教、按需办学。高校产、学、研相互隔离,办学思路、教学内容和方法、专业设置等与产业经济脱节,众多大中专毕业生走向社会所学知识用不上,适销不对路。教育与教学的发展失去市场导引,必然导致教育的失衡发展和供求关系的矛盾,教育消费热便会受到冷遇。新疆社科院院长、研究员王栓乾认为,教育效益的经济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尚未树立,非义务教育的产业结构模式也未建立起来,以教养教的意识更是淡薄。每年教育部门培养出大批人才,产出大批知识成果,投放社会后,却得不到相应的价值补偿。学校投入教育资本不能增值,连自身的生存也要外界注入,完全依靠政府支撑巨大的教育资金投入,也就很难迅速扩大教育供给。
如何对教育消费进行开发与引导?专家们认为,其根本出路在于扩大教育供给,尽快构筑适应市场经济的教育体制,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,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、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,开发社会和个人教育投资的巨大潜力,扩大教育规模,实现教育的社会化、全民化、大众化。同时,面向市场需求办教育,把产业血液注入非义务教育领域,以社会和经济发展为导向,及时调整专业课程,拓宽专业口径,加强就业的适应性,创造出服务于市场经济的灵活多变的教育运行机制。把非义务教育作为一个智力产业发展,实行收费学习和培训,让学生毕业后进入市场自主择业。政府应调整对教育的有关政策,加强监控、指导、协调,为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。